女孩多年后爆出性骚扰,是报复吗
讨好型人格在社会中普遍存在 /《凪的新生活》截图
一个十分信任我的“00后”亲戚妹妹,正念大学,身材偏胖,谈了一个男友,但没多久,男友就想通过冷暴力逼她分手。妹妹痛苦万分,且无限低微且诚惶诚恐地哀求对方,甚至于,对方要求她做什么都可以,只要别“抛弃她”。
她告诉我,因为自己太胖,遇到一个喜欢她、愿意接纳她的异性,太不容易了。
震惊之余,我得知她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是习惯性评判她的身材,“胖成这样以后怎么嫁人”“每天就知道吃”之类的“随口一说”没少说,延展到对女儿整个人的其他评判,诸如不够满意的高考成绩、不够积极的学习态度。
即便心头都是“因为爱”,但说出来的话语就是伤人,更别说提供家庭情感的支持系统了。
如果连在家庭关系中,我们都无法将爱以温和的方式和清晰的语义表达出来,那么我们该如何学习与他者的爱呢?又如何在面对性骚扰甚至是性侵的意图时,准确判断这些行为并不是爱,而是伤害呢?
需要知道,无论何种女孩,都可能在面临骚扰和侵犯时选择三缄其口,彷徨无措。她不非得是“小镇女孩”,不是非得“缺爱”,她只需要经历一片空白,在何为爱情、何为骚扰的基础学科上,我们从第一节就开始缺课了。
好在,世界似乎有了一些更好的发展势头。
现实中的公共场域,越来越多遭遇骚扰或冒犯的弱者敢于反抗与发声。比如,就在五月初前不久,北京地铁站内,一名女子将骚扰自己的男性揪出来直接报警;又如,被偷拍裙底并威胁的女明星,没有再因为耻辱感选择缄默或妥协,而是勇敢拿起法律武器。
网络上,越来越多科普博主在为长大成人后的青年人补上童年缺席的性教育课。学校课堂里,也有老师积极开展生理卫生常识普及。
一些历来被规训而成的耻辱感、沉默的惯性,都在整体观念的矫正和开放上得到冲刷,让曾经困扰及桎梏我们的思想包袱抖落一下,为公信、法律及科学留出空间。
希望不仅是未来的男孩女孩,还有他们的父母,能越来越多意识到,很多如今沸沸扬扬的丑闻和悲剧,或许真的可以通过教育和关怀来提前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