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图破坏中日半导体产供链,这三家机构严正警告日本
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表严正声明
4月28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就日本政府计划扩大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范围发表严正声明。
3月31日,日本政府宣布修改《外汇及对外贸易法》,计划扩大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范围,涉及6大类23种设备。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认为,此次日本政府的出口管制措施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生态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反对这一干涉全球贸易自由化、扭曲供需关系的行为,希望日本政府能够坚持自由贸易原则,不要滥用出口管制措施,损害中日两国半导体产业的合作关系。
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也严正声明,对日方拟议措施表示坚决反对。
声明表示,该拟议措施范围宽泛、政策规定不明确不透明,拟列管物项远远超出常规管制范畴,措施中包含大量广泛使用的民用物项,甚至包含了《瓦森纳协定》明确规定不在出口管制清单内的物项,远超国际机制和其他国家提出的列管范畴。值得注意的是,日方拟议措施准备列管针对的是半导体制造设备,其本身不可能转用于军事用途,其所生产的半导体产品最终用途一般也都是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与军事无关。
23品类包括啥?日本为什么要这么做?
六类包括光刻、刻蚀、沉积、清洗、热处理和测试,23品类产品包括极紫外线(EUV)相关产品的制造设备和使存储元件立体堆叠的蚀刻设备等。按用于计算的逻辑半导体的性能来看,均为制造线路宽度在10~14nm以下的尖端产品所必需的设备。
该出口管制政策将导致包括东京电子、尼康(Nikon)在内的大约 10多家日本公司需获得许可证,才能出口受到限制的23种半导体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此次出台的半导体出口管制政策虽然并未指明针对的是中国大陆,但是这显然是在美国敦促之下出台,目的是与美国在去年10月出台的对中国半导体设备的出口管制政策保持一致,以便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来源丨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环球网、 芯智讯、智罗技术咨询
编辑丨刘莹,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排版丨丘慧,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