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长与外长最新表态,传递什么信号?
直新闻:最近,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同巴以外长通话,强调中国愿为巴以尽快恢复和谈发挥积极作用,在推动沙伊复交之后,中东地区形势出现了积极变化,您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同时与巴以外长通话,表达了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和关切,同时敦促各方保持冷静克制,管控局势,防止冲突加剧甚至是失控。中方在中东地区外交的一连串动作引起了广泛关注,外界对中国调解巴以问题也抱有期待。在推动沙特和伊朗复交之后,中国在中东地区的角色和影响力有了很大变化,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在劝和促谈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是中东和平和谈判的推动者,最终能否实现和谈与和解,还是要看当事方的意愿,更为重要的是中东地区是否出现了重大的结构性的变化,调解外交既需要外交智慧,更需要顺势而为的洞察力和意志力。
中国推动沙特和伊朗两国建交,可以说是劝和促谈的杰作,双方很快确定了复交的程序,互设大使馆,两国领导人已经发出了互访的邀请,未来可以期待,沙特和伊朗两个中东大国时隔多年后携手合作。至于沙特和伊朗复交与和解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中东地区经历了十年多的动荡之后,各国期待和平和稳定,此外,全球能源结构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美国能源自给并且成为出口国,新能源开发方兴未艾,中东产油国在全球地缘战略中的角色蜕变,抱团取暖的需求在上升。此外,美国从奥巴马以来的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中东地区回撤,21世纪第一个十年,美国对中东地区的强势干预结束了,尤其是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之后,中东地区迎来了建立自主的安全结构的机会窗口。
当然,这些结构性原因未必就能带来和平和和解,中国一贯的立场和原则赢得了中东国家的尊重,在中国的推动下,沙特和伊朗实现复交,而沙伊复交则打开了中东复杂形势的一个结,作为中东地区主要大国,沙特和伊朗复交意味着整个中东局面好转。最近中东多国频频出现良性互动,比如巴林与卡塔尔同意恢复外交关系,伊拉克和阿曼正积极调解埃及和伊朗的关系,土耳其与埃及宣布将在恰当时候将双边关系恢复至大使级,以及叙利亚重回阿拉伯大家庭的前景等等。整体来看,2010年以来“阿拉伯之春”所形成的冲击和震荡逐渐过去,叙利亚问题、也门问题以及卡塔尔与海合会的僵局都进入良性互动的轨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巴以问题或可能成为中东地区主要的热点问题,同时在中东地区局势向好的背景下,中国推动巴以和谈也就有了更加充分的条件。
作者丨孙兴杰,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