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驾考,他们在教练的手势“指令”中学车
安亭驾校训练场地。
聋人开车,安全吗?
拿到驾照后就可以放心上路吗?聋人听不见出事故怎么办?
教练李敏说,听障人士的驾驶证会标注“驾驶机动车时应当佩戴助听设备”,他们是可以听见声音的,只不过听不清。根据《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上海市外环线以内以及公安机关规定的其他区域为机动车禁鸣喇叭区域。“听力的影响没那么大,更多依靠眼睛看。”
孙斌认为,聋人学员是和健全人一起考试的,没有特殊照顾,能考到驾照的都是技术过关的。包括上海在内的许多城市,已经有不少聋人司机,他们日常开车和其他人差不多。
孙逸凡说:“戴上助听器,喇叭音量能听得见的,紧急车鸣也能听得到,重要的是多观察。我觉得听力不好更会全神贯注地看车,不会跟同行人一边开车一边说话,肯定会更认真观察路况。”
除了洗澡、睡觉,孙逸凡时刻戴着助听器,“我习惯了听见声音,听不见很没有安全感”。张圣易也习惯长期佩戴,有时候模模糊糊的语言听多了也能听懂。袁至诚还不太适应,“戴久了耳朵会有点疼,而且容易出油。”
记者从上海市残联权益保障处获悉,市残联也协调了助听器厂家设立助听器调试服务点,满足聋人调试助听器的需求。目前,全市共有5个助听器厂家,32个服务点可以提供调试服务。
孙逸凡和家人更担忧的是,如果遇到意外状况要语言沟通怎么办。目前,她的手机有无障碍功能,打电话可以语音转文字,解决了一些难题。
两位教练也坦言,驾校教的是考试模式,实际上路还需要多练习。孙斌知道,一些聋人司机他们碰到的问题往往是:车停在小区被刮了、陆家嘴附近路况复杂——普通司机也会遇到,“我跟学员说了,拿证上路以后,遇到问题跟我联系,我会告诉你怎么样处理是比较合理的。”
驾校只有“唯一选择”,有点远
早在2010年4月1日,公安部发布的《关于修改的决定》正式实施,放宽了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身体条件,听力残疾人只要达到一定体检标准,就可以报考驾照。
记者检索发现,北京、南京、长沙等城市已开展聋人驾考多年,而更多地方并不支持聋人学车。
据孙斌了解,上海以前有不少听障人士去北京考驾照,当地的服务配套相对完善。“他们到北京训练考试,一待就是一两个月,天天去驾校。拿一个证15000块是打底的,包括交通、住宿、学费、吃饭,而且要不上班全脱产,成本很高。”
上海开放聋人驾考,对于听障人群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不过,聋人学车的费用比普通学员要贵些,“虽然学车因人而异,但总体比健全学员要花更多精力。快的一个月能拿证,慢的半年一年都有。”李敏坦言。
更突出的问题是距离远。张圣易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特教班大三学生,学校远在奉贤,每次学车搭地铁往返需6个小时;孙逸凡住在松江,距离驾校50公里左右,如果不堵车的话,父亲开车接送单程也得1小时;李敏还有学员住在南汇,每次来回也要五六个小时。安亭驾校是上海目前唯一一个听障人士驾考培训基地,他们如果想学车,似乎没有别的选择。
上海市残联权益保障处处长王海东介绍,推进听障人士驾考培训工作需要残联、公安局、道运局、医院等多部门协调配合,打通报名、体检、培训、考试等各个环节的问题。
此次初步放开,体检医院制定了体检标准及流程,配备独立的听力测试房间和人员;培训、考试车辆安装了辅助设备,驾考培训过程中具体语音指令可通过辅助设备转化成文字形式显示在屏幕上,经过调试已基本上和驾考系统实现零延迟推送,解决了听障人士指令接收障碍问题;助听器厂家也增设了助听器调试服务点。
能否开放更多驾考机构方便聋人学车?王海东表示,上海的聋人驾考处于起步摸索阶段,懂手语的教练人手不足,体检医院、驾校的安排还需要多部门协调。他也呼吁更多驾考体检医院、培训驾校积极参与到听障人士驾考工作中,为残疾人驾考提供服务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