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清理编外人员,也不解决问题啊
要治标,更要治本
清理编外人员乃至编制“瘦身”,在目前的财政形势下,无疑是必要的。但是,这只是暂时的“治标”,效果可能也很有限。编外人员数量确实很庞大,但是编外人员兵多官少,待遇远低于编内。通过清理减员降低的“人头费”不可高估。而且,不配合其他有效措施,反弹也很容易。
要有效“治标”,单纯清理裁员是不够的,需要加强财政纪律的刚性约束,“养人”的财源要切断,支出更要严控。更为重要的是,增加相关统计数据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财政供养的人员范围、准确数据云里雾里的,财政养人“暗箱操作”、“内部消化”,编外人员膨胀卷土重来是迟早的事。
真要治本,就要明确政府职能的边界。政府职能膨胀必然导致机构膨胀,机构膨胀必然造成人员膨胀,这是“一本道”。所以,一定要把政府职能的边界划清楚,再也不能增设各种临时机构的任性了。唯有如此,才能合理机构设置、优化人员结构,从而消除财政供养人员数量膨胀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