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女校长失业后的“体面”人生


●杨晶晶近期参加的交流会。讲述者供图

2月底,杨晶晶又参加了一场教育行业面试,希望有条退路。面试前,杨晶晶给自己打了预防针,觉得“他们肯定瞧不上我”,应聘者一共8人,全是前教培机构从业者,来自新东方、优胜和学而思,他们都表情热切,急迫想要得到工作。

在那个场景里,杨晶晶忽然有个奇怪的联想,好像去了那种带服务的KTV,每个人都在被挑选,面试官的态度轻浮、不尊重,一律把他们都归为“搞应试教育的”,并要求上班时间是下午1点到凌晨12点。其他人都忍了下来,她有些崩溃了,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她强迫自己留下,但表现得很不耐烦,差点和面试官吵起来。

那之后两个星期,杨晶晶没再出门,她不得不承认,还是受到了一些打击。生活变得只剩下标注一件事,她开始尝试着在标注公司带几个“学徒”,这起码又是老师了。

但纠结和焦虑总会突然刺痛她,就像标注图片上一团乱麻的线条,半个月前,杨晶晶又换了个项目,工作也停了几天,她解释:“AI越来越聪明,原本类型的数据升级了,要更新项目。”某个下午,压力堆到一起,杨晶晶觉得太憋闷,她已经很久没有和人说话了,除了扔垃圾,连门都不怎么出。她赶紧又投了一份简历。

几天后,杨晶晶接到了面试通知,职位是高考志愿规划师。她面试表现得不错,但要求6000元无责保底月薪,提成按志愿单量给,和她竞争的另一个女孩,研究生刚毕业,只要4000元底薪就干。

很快,杨晶晶收到了拒绝回复,她无可奈何,“那个女孩还要租房,四千块钱怎么也愿意?工资就是这样被卷下来的。”

她又回到了标注的生活。一个好消息是,ChatGPT的火热是个明确机会,因为只有通过大量的数据标注,才能对AI进行算法训练,“这是一个前置动作。”杨晶晶还有另一个逻辑,哪怕AI学习能力再提高,那些最基础的工作没有几年也标不完,“我们国家这么大,光方言就有多少种。”

这让杨晶晶开始着手做培训了,先从社交账号开始,在“同城找工作”、“副业兼职”话题下,她发了几个帖子:基础地图绘制,可远程兼职,带徒陪跑。3-5天上手。西安附近可面谈。她录制了视频作为教学参考,简单讲解了些数据标注内容,配文“我只工作不上班”,标签“努力工作快乐生活”,还建了自己的培训群,在里面答疑解惑,分享一些简单的标注项目转单。

重新和人打交道,杨晶晶终于找回了那份久违的体面——视频评论区,一个加了她培训群的网友留言:“特别好,这两百花得值,以后要开始副业赚钱了,谢谢杨老师。”

(文中讲述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