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张继科事件不少爆料已触及违法犯罪红线,事实真相不能是“一笔烂账”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连日来,“有关张继科因借钱欠债及传播女演员隐私视频”的传闻持续发酵,张继科工作室两次发文予以否认。张继科的代理律师也表示,正在调查侵权的事实,马上准备起诉。4月2日晚,媒体人李微敖发长文回应此事,并晒出据称为张继科签字的500万元借款合同,引发热议。(据4月3日澎湃新闻)
爆料人晒出的张继科的借贷合同(图源:微博)
另一方面,有网友发现,爆料人晒出的借贷合同中,张继科的借款利率几乎是银行实际商贷利率的4倍,也就是说,已经逼近了不受法律保护的高利贷的边缘。张继科作为全国知名的运动员,本身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这些年也开拓了不少副业,为什么还要进行利率如此之高、风险如此之大的借贷行为?这背后的原因,的确引人深思。
值得注意的是,张继科虽然已经很久没有打比赛,现在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流量明星”,但他的身份依然是现役运动员,依然应该尊重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也依然代表着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甚至中国运动健儿的形象,其个人的人设崩塌,极有可能对于整个国乒的形象都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最近,国乒陷入“假球”争议,刘国梁火线发声辟谣,而作为刘国梁的弟子,曾经与他关系十分亲厚的张继科,在此刻因为不良争议而上热搜,对于国乒的美誉度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从社会影响的层面来说,张继科因其过往的成就和年少天才、桀骜不驯的人设,成为大众眼中的励志偶像,在网络上拥有大量的粉丝,其中不乏众多青少年。爆出这样的丑闻,无疑会对粉丝的心态都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一些过激的饭圈行为,影响自身的是非判断。
所以,这件事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沦为扯皮推诿的“个人纠纷”,当事人要正视其对公众造成的影响,并且负责任地对公众厘清事实真相,该承担的法律责任要承担,该付出的道德代价也不可逃避,应该以真切的事实,引发公众对法治和公序良俗的深刻反思,而不是肆无忌惮地浪费公共资源,以满足自身的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