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了,他们也要来……外国政要不远万里“排队”访华,释放什么信号?
外国政要有意密集来访,反映了中国所坚持的开放、协商、共赢的态度与发展方向,受到了世界的认可。
受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新加坡总理李显龙27日正式开启为期六天的访华之旅。这是新冠肺炎疫情三年以来,李显龙首次访华。期间,他将到访广东广州、海南博鳌和北京三地。
在李显龙“打头阵”后,中国或将迎来新一轮主场外交热潮。除了因肺炎而不得不推迟访华的巴西总统卢拉,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等欧洲政要也纷纷释放出寻求访华的信号。
不远万里“排队”奔赴中国,他们究竟为何而来?
李显龙此访有三点备受关注
前不久,李显龙在新加坡接受了中国中央电视台的采访。访谈中,他直言中新“两国的关系非常好”,并表示“两国有互信,能够相互理解”。
没过几天,新加坡总理办公室就发布重磅公告,李显龙将于3月27日至4月1日对中国进行为期六天的国事访问。
公告显示,李显龙将在广东会见部分新加坡籍人士,在海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在北京与中国领导人见面。
李显龙此次访华之旅也备受媒体关注。“这是疫情发生以来,李显龙首次访华。”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在访问中国前,李显龙表示‘各国不得不承认,中国如今在全球舞台上正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称“世界需要倾听中国的声音”。图源:ap
据外媒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寻求在4月初访华,而欧盟主管外交的高官博雷利和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也有意访华。
虽然这些行程还未最后敲定,但外国政要们对中国的重视有目共睹。
在李开盛看来,外国政要们可能的“访华潮”反映出世界对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及与中国开展合作的重视。“眼下,世界经济复苏正处于关键时期,许多国家意识到中国的作用不可或缺。”李开盛说,“为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稳定,在许多关键的地缘政治与经济问题上,世界都需要听取中国的声音,强化与中国的交流。”
李开盛认为,外国政要有意密集来访,还反映了中国所坚持的开放、协商、共赢的态度与发展方向,受到了世界的认可。中国将坚持在发展好自己的基础上,有事大家一起商量着办,坚持推动地区合作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