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的未来命门,忽现一个分量极重的“第三方”?


导读:近日,中俄发布联合声明,再次提出加强能源合作,并推进一条年运输量达500亿立方的中蒙俄天然气管道(即“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计划)。在中国天然气需求量逐年增加,而俄罗斯天然气的最大进口方欧洲选择对俄能源“脱钩”背景下,这条管道无疑将对两国未来的天然气进口/出口安全影响巨大。然而,中俄天然气管道的建设方案,最终却出现了一个关键过境国,即蒙古国。蒙古为何积极争取管道过境本国?对中俄来说,管道过境第三国具有哪些安全风险和合作收益?

中俄输气管道路线规划有过境蒙古和从阿尔泰直接入境中国两个选择。蒙古从20年前气就积极争取管道过境本国,由于俄蒙当时均处于政治和经济转型的动荡期,合作并未达成。多年以来,蒙古不放弃在有利时机与中俄协商推动项目落地。对于蒙古来说,管道过境不仅可以增加其过境费用收入,还可以帮助其创造就业机会、缓解能源短缺、加强环境保护。而对于俄罗斯而言,过境蒙古建设成本较低,也可以通过经济合作稳住俄蒙关系,避免蒙古过度导向西方。从区域合作的视角看,中蒙俄天然气管道项目倘若落地,将是中蒙俄经济走廊最大的投资项目,并成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风向标”。

需要指出,天然气管道过境第三国,并非没有潜在的安全风险。2005年以来俄乌之间爆发天然气争端,两国渐行渐远乃至最后兵戎相见,就是值得重视的前车之鉴。然而,蒙古的中立国地位、中蒙与俄蒙关系近年来的稳定性,大大减低了项目风险。对中国而言,项目事关中国未来30年的能源安全,需要认真研判合作风险和线路规划、融资、定价等合作方案。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特编发此文,供读者参考。本文原刊于《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仅代表作者观点。

乌克兰危机背景下中蒙俄

天然气管道合作的利益考量及前景分析

文|祁治业、范丽君

来源|《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的国际金融环境恶化,对中蒙俄天然气管道融资造成一定影响。首先俄罗斯遭到西方多番严厉制裁,多家大银行被排除在SWIFT之外,俄罗斯对外贸易结算和跨境资金往来受到严重影响。受此影响,蒙古国从俄罗斯进口燃油时以美元转账支付遭遇困难。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俄罗斯和蒙古国在经济贸易方面将进一步转向中国。中国可借此机会加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与俄罗斯SPFS系统、伊朗SEPAM系统以及欧洲SEPA系统的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弱化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再次,天然气定价问题。这实际上涉及俄方准备在哪里交气,是在俄蒙边境(如恰克图或阿勒坦布拉格)交气,还是在中蒙边境(如扎门乌德)交气?以目前蒙古国官方消息来看,蒙古国不具备管道建设的技术能力,俄罗斯必将参与蒙古国境内的管道建设。它们是否允许中方参与管道蒙古段的建设尚不得而知,一种可行的方案是将蒙古国境内段约970公里的管道分为三段,中蒙俄三国按持股比例各建一段。这种合作方式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经过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境内时采用的方式。此外,俄罗斯是否允许中国参与俄油气田的开发,中方是以产品分成方式还是以合资方式,亦或仍然采用互相在对方公司持股的方式参与开发,还是中国仅作为天然气买方参与合作?这些问题仍悬而未决。

目前俄罗斯的处境与2014年中俄签订“东线天然气管道协议”时十分相似。“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的天然气价格问题,中俄双方可参考东线管道方式定价。更为理想的方式是,中方争取“共同铺设管道、共同开发气田、共同销售的上中下游一体化合作方案”。俄方或许仍坚持垄断性经营,甚至以俄蒙两国为一方与中方谈判,不需要中国对蒙古国段管道建设进行投资,但要求中方提供管道建设预付款。

4 结语

综上所述,“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是俄罗斯继“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成功运营之后规划的第二条对华输气线路。俄罗斯希望借此把西伯利亚油气出口到东北亚地区,在繁荣西伯利亚和远东经济的同时,扩大对东北亚经济圈的合作,同时实现能源出口多元化的发展战略。该管道线路的走向受到蒙古国的高度重视,蒙方希望新管道能够穿越蒙古国,在带来过境费的同时也能解决其国内油气短缺问题,为此蒙古国一直保持与中俄两国的磋商。经过额勒贝格道尔吉、巴特图勒嘎和呼日勒苏赫三任总统以及历届政府总理的持续推动,最终在2019年12月得到普京总统的首肯。普京总统责成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研究天然气管道过境蒙古国的可行性。

目前来看,经过蒙古国的“西伯利亚力量-2”输气管道,可以说是2015年提出的“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阿尔泰”线路)的替代方案。该管道建成后将贯通俄西伯利亚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地区的天然气外输通道,有利于俄蒙两国管道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同时,俄罗斯的战略目标不仅局限于中蒙俄三方,而是希望将韩国、日本甚至朝鲜都纳入未来的东北亚能源圈之内。但俄乌冲突爆发后,日韩追随美国制裁俄罗斯及包括普京总统在内的高层官员,使俄罗斯与日韩的关系受到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10年,中蒙俄三国可率先依托连接三国的天然气管道打造三国能源走廊,为全面构建东北亚能源圈奠定基础。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管道建设各方的讨价还价及大国之间的战略博弈在所难免,这也充分考验着中俄两国的战略定力和外交智慧,管道建设前景充满挑战也值得期待。

*文章原刊于《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23年第1期。